标题: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57305341-7/2022-00049 分 类:国防、其他 发文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2022年11月09日 文 号:定府办函〔2022〕83号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9日 时效性: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方案》的通知
定府办函〔2022〕83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做好我县“2+3”健康服务包工作,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
?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
?
?
?
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实施方案
??
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以下简称 “2+3”)等5种疾病严重影响我县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根据《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 ”“全健康”理念,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2+3”疾病综合防治体系能力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优质、高效、便利的“2+3”健康服务包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谋划,压实各方责任,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政策保障,全面提升防治能力,强化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机制。
(二)防治结合,中西并重。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抓好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工作,规范救治和管理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和综合防治策略。
(三)改革创新,打包服务。加强改革创新,激发人才活力, 打造“2+3”健康服务包,明确服务内容、规范、流程,建立“预防一诊治一管理”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
(四)专业支撑,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好相关专业机构、专业组织和专家智库作用,加强专题研究,加强监测评估,加强结果运用,确保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全县“2+3”疾病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有效,信息支撑和政策等保障有力,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工作需要,综合防治能力明显提升、成效显著(主要指标详见附件2),“2+3”疾病基本实现“应防尽防、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管尽管”。?????????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知晓率。
1.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宣传部门、专业机构和各乡镇政府要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每年“世界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肝炎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2+3”疾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卫健委、县疾控中心、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2.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健康教育服务,引导公众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完善和推广使用“健康海南APP”, 为居民实时提供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鼓励组建由医疗卫生机构主导的“2+3”疾病防治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小组,提升家庭和自我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二)加强综合干预,降低发病率。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县疾控机构建立健全“2+3”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做好“2+3”健康服务包实施前、实施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结核病、肝炎聚集性疫情、新报告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有效遏制传播风险。(责任单位:县疾控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4.加大重点人群综合干预。各医疗卫生机构会同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结合艾滋病、性病防治和吸毒人群管理工作,将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纳入日常宣传教育内容,落实高危、易感等重点人群综合管理措施。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鼓励支持18岁以上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卫生监督和执法机构依法加强对重点场所的监督管理,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力度。(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综合执法局、各医疗卫生机构)
5.强化血液安全。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动员工作,巩固临床用血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成果,降低窗口期对血液安全的影响。(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红十字会、各医疗卫生机构)
(三)加大疾病筛查力度,提高确诊率。
6.实施重点人群筛查。制定“2+3”疾病高危、重点、易感等人群(简称重点人群)筛查范围,建立相关制度保障。根据知情自愿原则,组织发动重点人群做好早筛查、早检测、早诊断,努力实现“2+3”重点人群“应查尽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充分利用基层5 G远程设备对“2+3”重点人群做好初步筛查诊断和转诊工作。按照“2+3”疾病重点人群筛查范围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就医群众实施相应的检查检测和诊断工作。(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疾控中心、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残联、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1)高血压重点人群筛查。高血压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收缩压介于13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 80-89mmHg之间;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 85cm、女性≥80cm);高血压病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有高血压病患者);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4次);长期膳食高盐(食盐量≥10g/d)。村(居)委会、驻村工作队要及时将具有上述高位因素的人群及时发动至就近卫生室开展初筛。
(2)糖尿病重点人群筛查。糖尿病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年龄:>35岁;超重、肥胖;家族史遗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高危职业:家庭妇女、干部、服务人员、个体商业者;吸烟与饮酒:吸烟与饮酒大大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村(居)委会、驻村工作队要及时将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及时发动至就近卫生室开展初筛?。 ??????
(3)肺结核重点人群筛查。肺结核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感染患者;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免疫抑制剂治疗人群。针对上述人群,要进行结核病发病检测,强化结核病主动筛查及被动筛查力度。在做实做优中学入学新生结核病体检的基础上,县卫健部门要会同县教育部门加强对家庭成员有结核病史的学生人群开展 PPD结核菌素实验,规范开展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检查,检查率达到100%。
(4)病毒性肝炎重点人群筛查。病毒性肝炎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患有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等人群;特殊职业人员:医护人员等与血液有接触人员;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入群。县卫健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对在缉在押人员,重点是有吸毒、嫖娟史人员要进行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检测。
(5)严重精神障碍重点人群筛查。严重精神障碍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家族史遗传;长期大量饮酒;儿童青少年。县卫健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无故冲动、伤人、寻衅滋事、破坏公物、赤身裸体等行为异常人员的管控和识别,并及时将上述人员转介至定点精神病防治机构进行诊断。
7.实施大众人群筛查。以各镇、村(居)委会的成员为基础,成立乡镇网格化工作专班,负责目常的政策宣传;根据知情自愿原则,进村入户组织发动普通人群配合做好筛查工作。村卫生室利用5G一体机进行疾病初步筛查,经过初筛后的人群组织到就近的卫生院开展进一步疾病检测,最终由定点医疗机构或具备资质的诊断机构进行确诊。探索将“2+3”疾病检查纳入健康体检、婚前医学检查。(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医疗保障局、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四)加强治疗管理,提高规范管理率。
8.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要落实完善首诊医生负责制,对各相关部门发动前来就诊的人员要及时开展疾病检测,对普通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包括入院检查、术前检查等)需增加“2+3”疾病项目检测,确保做到应检尽检,一经确诊要及时对“2+3”疾病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对确诊患者纳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机构)???????
9.私立医院、个体诊所中不具备2+3“病种诊断能力或资质的机构,要及时将疑似病人转介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机构)?
10.督促患者“应治尽治”。各镇、村(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动员患者“应治尽治”。定点医疗机构按照“2+3”疾病临床路径和行业标准,督促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接受规范治疗。(责任部门:县卫健委、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五)加强基层管理,提高规范管理率。
11.建立基层联动管理机制。明确各镇、村(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管理责任,实施基层“2+3”疾病管理机制,由镇、村(居)委会负责发动工作,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疾病预防、初筛和管理等服务工作。(责任部门:县卫健委、县疾控中心、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12.突出基层服务重点。将“2+3”疾病管理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重点内容,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细化服务内容和要求,强化服务供给。(责任部门:县卫健委、各医疗卫生机构)?
13.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设施设备和药物配备,强化5G远程诊疗设备使用,充分利用医共体和上级医疗资源下沉与信息手段支撑,有针对性面向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规范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人社局、各医疗卫生机构)
????(六)加强药品供给,提高用药可及性。
14.加强药品配备使用。县卫健委会同医疗保障部门指导定点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及时配备、合理使用“2+3”疾病治疗药品。定点医疗机构加强用药管理、确保药品合理、规范使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疾病药品配备使用和处方管理。在省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探索通过互联网医疗开展药品直接配送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社保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15.建立药品“双通道”机制。医疗保障、卫生健康、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推进医疗机构“2+3”疾病处方外配药品、支持患者持外配处方在相应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配药,对零售药店销售药品质量加强监管。(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社保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16.加强药品合理供应。医疗保障、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督管理共同督促医疗机构按规定集中采购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2+3”疾病治疗药品。鼓励支持使用中药材和黎药等民族药村。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社保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七)落实保障政策,提高群众获得感。?
17.落实医保支持政策。医疗保障部门、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单位落实“2+3”疾病医保相关支持和倾斜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按人头总额预付基础上,住院按病种(病组)、按床日等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基层病种、调节系数、结余留用打包付费机制等,促进医防融合、分级诊疗,激励早防、早查、早治。(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社保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18.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按规定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推进落实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对“2+3”疾病的预治作用。支持引入商业健康保险机制,进一步减轻群众经济负担。(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社保中心)
????(八)注重信息赋能,实现服务智慧化。?
19.探索智慧化管理服务。依托“三医联动一张网”平台,实现“2+3”疾病医疗、医保、医药信息共享应用和统一智慧管理。依托定点专业机构探索开展“2+3”健康服务包线上服务,发展个性化诊疗等新应用,对居民和医务人员提供“2+3”疾病日常监测、随访、复诊等提醒服务。(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县疾控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20.实施疾病信息闭环管理。县卫健委牵头建立“2+3”疾病筛查诊断、人群特征、疾病转归、治疗管理和提示预警等的监测管理服务平台。专业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镇政府、村(居)委会根据职责做好相应信息的技术报告和接收处理工作,实现信息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社保中心、县疾控中心、各镇政府、各医疗卫生机构)
21.加强数据分析利用。疾控机构利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监测和“2+3”疾病监测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等数据,加强“2+3”疾病疫情现状?、流行危险因素、人群感染状况与特征、疾病转归和死亡等情况分析、科学研判“2+3”疾病防治效果和发展趋势,及时提出政策建议。(责任单位:县疾控中心)?
22.建立“2+3”疾病提示和预警机制。县疾控机构利用“2+3”疾病监测管理平合,及时向各有关专业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村(居)委会,以及个人发布提示和预警信息。强化提示和预警信息运用,助力做好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工作。(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镇政府、县疾控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五、组织实施
????(一)统一管理、打包服务。
县卫健委牵头分病种细化管理服务标准,建立顺畅的上下转诊和家庭-村(居)-医院协同机制。由镇政府、村(居)委会统一实施属地管理,由相应的专业机构为有关人群提供“预防一诊治一管理”一体化、连续性的“2+3”健康服务包,完善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对“2+3”疾病确诊患者100%建档,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实施“四分”(分类、分标、分级、分片)管理。
????(二)完善体系、提升能力。
统筹疾控机构、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实施镇、村(居)“2+3”疾病防、治、管一体化服务,强化各级专业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依托有条件的机构设立各级“2+3”疾病防治、指导和质控中心,提升防治同质化水平。加强行政管理和专业人员培训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县、镇、村(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体化组织领导架构、县级成立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卫健、财政、发改、宣传、教育、人社、医保、市场监督、残联、民政、科工信、公安、司法、乡村振兴、社保及各镇政府等部门,县级各专业机构参与的“2+3”健康服务包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卫健委,并建立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镇、村(居)比照县级构建组织领导架构,实行镇级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将“2+3”疾病防治纳入各镇综合考核指标,压实属地、部门、单位等责任,层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和举措 。
????(二)落实经费保障。
统筹用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强化政府对“2+3”健康服务包的投入责任,将“2+3”健康服务包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支持对“2+3”疾病防治能力的短板弱项投入,支持对“2+3”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三)强化政策支撑持。
建立健全“2+3”疾病“四早”(早发现、早诊新、早治疗、 早管理)政策体系。探索实施结核病患者隔离管理和出行限制措施,加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建设工作,减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危害。建立健全“2+3”健康服务包激励改策,完善并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与特殊医疗岗位津贴政策。
????(四)强化考核激励。
?围绕“2+3”健康服务包核心指标与重点任务,建立督查评估、 考核约束制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培养树立“2+3”健康服包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奖励力度。要强化过程监测、年度评估结果运用,及时兑现奖惩承诺,狠抓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
附件:1.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工作领导小组
2.定安县“十四五”期间“2+3”健康服务包主要指标
3.定安县“十四五”期间“2+3”健康服务包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1
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工作领导小组
?
组??长:冯云飞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符攀婵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莫开进 ?县卫健委主任
李??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网信办主任
卢宏蔚??县公安局副政委
姚明燕??县财政局局长
陈??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陈海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邓世军??县医疗保障局局长
王??宁??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薛??冬??县科学技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王??波??县教育局局长
柯??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利声秀??县民政局局长
陈朝明 ?县司法局局长
梁昌军 ?县社保中心主任
岑运伟??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吴九艺??定城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智??新竹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英旺??富文镇人民政府镇长
莫??娆??龙湖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 ?维 ?黄竹镇人民政府镇长
何 ?桐 ?雷鸣镇人民政府镇长
唐 ?智 ?龙门镇人民政府镇长
谢雄硕 ?翰林镇人民政府镇长
巫周田 ?岭口镇人民政府镇长
袁中正 ?龙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王广积 ?县人民医院执行院长
陈春儒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定安县“2+3”健康服务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莫开进主任兼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推进“2+3”健康服务包各项工作,审议“2+3”健康服务包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2+3”健康服务包推进工作。今后领导小组成员如遇人员调整变动,由继任者接替,履行成员职责,不再另行发文通知,各成员单位应及时将人员变动情况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
附件2
定安县“十四五”期间“2+3”健康服务包主要指标?
病种 | 主要指标 | 2020年基数(省) | 2023年 | 2025年 |
高 血 压 | 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 | 42.4 | ≥58 | ≥65 |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 ≥70.05 | ≥75 | ≥77 | |
高血压治疗率(%) | ≥35.4 | ≥50 | ≥80 | |
高血压控制率(%) | ≥11 | ≥35 | ≥55 | |
糖 尿 病 | 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 | 24 | ≥55 | ≥60 |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70.04 | ≥75 | ≥77 | |
糖尿病治疗率(%) | 21.5 | ≥45 | ≥75 | |
糖尿病控制率(%) | 26.8 | ≥35 | ≥55 | |
肺 结 核 | 肺结核报告发病率(?) | 83.38/10 | ≤65/10 | ≤40/10 |
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 | ≥95 | ≥96 | ≥98 | |
应用快速检测技术诊断患者数占所有患者数的比例(%) | ≥90 | ≥92 | ≥95 | |
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诊断率(%) | ≥44.25 | ≥50 | ≥60 | |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 | ≥90 | ≥96 | ≥98 | |
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检查率(%) | 99.6 | 100 | ≥100 | |
65岁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有症状者的结核病筛查率(%) | 未开展 | ≥65 | ≥90 | |
肺 结 核 | 中小学入学新生有结核可疑症状者的结核病检查率(%) | 未开展 | 100 | 100 |
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 | 83.53 | ≥85 | ≥90 |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 | 无数据 | ≥50 | ≥80 |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 | 89.97 | ≥92 | ≥95 | |
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 ≥64.88 | ≥75 | ≥85 | |
肝 炎 | 18岁以上人群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筛查率(%) | 未开展 | ≥45 | ≥90 |
病毒性肝炎诊断率(%) | 无数据 | ≥45 | ≥90 | |
病毒性肝炎治疗率(%) | 无数据 | ≥40 | ≥80 | |
严 重 精 神 障 碍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 | 4.68 | 4.8 | 5 |
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 | 84.99 | ≥93 | ≥95 | |
在册患者规律服药率(%) | 64.12 | ≥75 | ≥85 | |
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规律率服药率(%) | 64.32 | ≥80 | ≥90 | |
居家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率(%) | 10 | ≥40 | ≥80 | |
全民心理健康知晓率(%) | 15 | ≥22 | ≥30 |
??
附件3
定安县“十四五”期间“2+3”健康服务包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 项目 | 具体内容 |
1 | 一、能力建设 | 中心建设:依托有条件的机构设立区城级和县级“2+3”疾病防治、指导和质控中心,提升“2+3”健康服务包同质化水平。 |
2 | 基层平合:在全县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 “2+3”疾病特色门诊、科室或“2+3”疾病管理服务中心,规范管理服务, 提升服务能力。 | |
3 | 硬件建设:强化各级专业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科门诊、重点科室、隔离病房、独立实验室等设备设施建设,提升各级筛查、诊断和康复能力。 | |
4 | 人才建设:加强各级“2+3”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确保人才队伍满足工作需要;完善并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津贴政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疾病管理服务专门团队,实施基层人才倾斜政策。 | |
5 | 二、宣传培训 | 社会宣传: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相关互动活动,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合 每年“世界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肝炎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
6 | 重点宣传:以“2+3”疾病高危、重点、易感等入群及家庭开展针对性的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宣传教有,开具健康处方,促进重点人群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和规范管理。 | |
7 | 专业培训:对各级参与“2+3”疾病筛查、诊断、康复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实施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落实新进人员培训,规范实施“2+3”健康服务包。 | |
8 | 管理培圳:对各级参与“2+3”疾病行政管理人员和乡镇(街道)、村(居)干部实施“2+3”疾病管理知识和业务培训,提升组织管理水平。 | |
9 | 三、流调筛查 | 流行病学调查与能力现状调查:“2+3”健康服务包实施前、 实施中,要有计划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开展掌握全省"2+3"疾病防治能力现状调查,准确掌握相关情况,为决策提供支撑。 |
10 | 肝炎筛查:通过各种主动发现、主动筛查等方式对18岁以上人群开展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免费筛查,到"十四五"未18岁以上人群筛查率≥90%, 对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和慢性病人,及早干预并纳入临床治疗。 | |
11 | 肺结核筛查:肺结核密切接触、高危和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免费筛查并及时诊断,适时纳入规范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 |
12 | 四、诊断救治 | 精准诊断:对高血压、糖尿病疑似症状人员全部进行确诊,对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疑似症状人员全部实施临床诊新,及早纳入临床救治,做到不漏一人。 |
13 | 糖尿病救治: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化糖尿病专病门诊,基层设糖尿病血糖监测点。建立糖尿病患者中确诊的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实现全病程、全周期健康管理。 | |
14 | 结核救治:对病原学阳性患者进行耐药筛查,提高地县级实验室耐药结核检测、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能力,最大限度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组建耐药结核病诊疗技术专家团以,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探索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例,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 |
15 | 重精神障碍病情不稳定患者长效针救治:对全县严重精神障碍病情不稳定者约13人实施长效针救治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 | |
16 | 五、智库支持 | 配套政策研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家智库开展 “2+3”健康服务包相关研究,以及时制定有关配套政策。 |
17 | 标准规范拟制和修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家智库拟制“2+3”健康服务包相关标准规范。 | |
18 | 服务模式研究和模型设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家智库开展“2+3”健康服务包式研究和模型设计,为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和适时监测服务效果提供分析决策工具。 | |
19 | 相关重点课题研究和决策建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家智库开展“2+3”疾病重点课题研究,助力提升管理和服务理论和实践水平 。 |